戲劇製作《彼岸花
資料類型:製作背景
作者:張維文
題名:有關《彼岸花》舞台設計
出處:《彼岸花》節目冊
出版地:臺北
出版單位:河洛歌子戲
日期:2001
語言:中文
摘要:舞台設計在上半場著墨於空間和場景以鋪陳故事;下半場則轉向呼應主角的心理狀態,預示悲劇的結局。

如果有輪迴,400 年前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,魂魄相約投生來到 150 年前的台灣,他們會怎樣的因緣際會再次相識相戀?如果那青春起舞的戀歌,是以歌仔調音翻唱譜寫,吟詠而成的又會是何種況味?接下來歌仔戲版的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,好奇與期待是我最初起的心情。

導演張健第一次和我敘述《彼岸花》的情節,是相當具有視覺感染力的;此岸是艋舺大稻埕的碼頭,街頭漳泉族群對立的詭譎氛圍中,迎接留法歸來的邱生,等待他的是一個淒美纏綿的愛情,與造化弄人的悲劇。浪漫荷塘月色中,一葉扁舟載來一場生死相許的濃郁愛戀,但不勝時代的摧殘與命運的作弄,同樣的扁舟最後卻成了死亡花轎。

映現在腦中視覺網屏的是一對浪漫迷人的奇男女,不幸被框制在一個閉塞封建與族群對峙的世代:男女平權之不可得、自主意識之不可能,族群意識凌駕一切利害,絕代風華被嘲諷與迫礙,《彼岸花》不只是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。

在經營《彼岸花》的風格質感上,我試圖營造較有層次、較為立體的視覺及演作空間,搭配以黃金馥郁的色彩與光線;上半場敘事鋪陳,我著墨於點化唯美的事件空間、寫意的場景:如繁華的港口碼頭、鋪陳富裕的壽堂、如夢似幻的荷塘水榭與閨房、香燭繚繞的青燈廟寺;下半場能量積累具足,視覺特質則轉向呼應人物內在的心理空間、象徵的場景:以金龍迎親的歡天大囍對比於秀蘭別有心思的虛應故事,及暗夜等候傳訊中秋生的焦急不明;已池畔靈堂兩個癡情男子的淒清絕冷,對應花轎扁舟划向明明滅滅的蓮花開落。

於是醇美的魂魄在蓮花燈中再度啟程,尋找輪迴中可以安身立命的彼岸淨土,我們似乎隱約仍可以期待。

《彼岸花》不只是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。

(感謝廖珮芬、鍾語晴、劉怡君小姐對本劇舞臺設計的協助。)